德克西尔,专注工业传感——精准感知每一数据节点。

新闻资讯

Technical articles

×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首页 > 新闻资讯 > 问答资讯

企业园区噪声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来源?

来源:德克西尔 时间:2024-10-11 10:00:30

        企业园区噪声产生的来源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企业园区生产噪声

        一、工业生产设备

        1.动力机械

        企业园区内的各种泵类是常见的噪声源。例如,离心式水泵在运转时,叶轮高速旋转会引起水体的剧烈扰动,同时泵体自身的机械振动通过基础和连接管道向外传播噪声。其产生的噪声声级可能在 70 - 90 分贝之间。

        空气压缩机也是重要的噪声源。压缩机工作时,活塞的往复运动或者螺杆的旋转会产生强烈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和机械振动噪声。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气流脉动产生的喷气噪声尤为突出,噪声强度可高达 90 - 110 分贝。

        2.加工设备

        机床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噪声。例如,车床在车削工件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切削层金属的撕裂以及机床自身的传动部件(如齿轮、皮带等)运转都会产生噪声。这些噪声频率范围较广,声级一般在 75 - 95 分贝左右。

        冲床在冲压金属板材时,瞬间的冲击力会使机身产生强烈振动,发出巨大的撞击声。这种噪声具有脉冲特性,声级可达到 90 - 105 分贝,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二、交通运输工具

        1.园区内车辆行驶

        叉车是企业园区内物料搬运的重要工具。其发动机运转产生的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以及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噪声,特别是在加速、刹车和转弯时,噪声会显得更加明显。叉车运行时的噪声一般在 70 - 85 分贝。

        园区内还有大量的货运卡车进出。卡车发动机功率较大,行驶过程中除了发动机噪声、轮胎噪声外,车身振动以及货物的晃动碰撞也会产生噪声。当卡车在园区内行驶速度为 30 - 50km/h 时,其产生的噪声可达 80 - 95 分贝。

        2.装卸货物操作

        装卸货物时,吊车的起吊和放下动作会引起机械部件的摩擦和碰撞。例如,港口企业园区的龙门吊在吊运集装箱时,电机的驱动声、钢丝绳与滑轮的摩擦声以及集装箱的碰撞声等混合在一起,产生的噪声级可能在 75 - 90 分贝左右。

        铲车在装卸散料(如煤炭、砂石等)时,铲斗与物料的接触、提升和卸载过程会产生噪声,尤其是铲斗与车辆车厢碰撞时会产生瞬间的高噪声,声级可达 80 - 95 分贝。

        三、人员活动

        1.生产作业中的交流和操作

        在一些大型的生产车间,工人之间需要通过较高的声音进行交流沟通,如在嘈杂的机械加工车间,工人呼喊声会增加环境噪声。同时,手工工具的使用,如使用手动扳手拧紧螺母时,工具与工件之间的碰撞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这类噪声声级一般在 60 - 75 分贝左右。

        2.公共区域活动

        在企业园区的食堂、休息区等公共区域,人员的聚集会产生嘈杂的说话声、脚步声以及桌椅的挪动声。食堂内餐具的碰撞声也较为常见,这些活动产生的噪声一般在 60 - 70 分贝左右。

        四、建筑施工与维护

        1.建筑施工过程

        企业园区内如果有新建厂房或者设施改造等建筑施工活动,打桩机打桩时产生的强烈冲击振动噪声,声级可高达 100 - 120 分贝。混凝土搅拌机在搅拌过程中,电机运转声、搅拌叶片与罐体的摩擦声等混合产生的噪声,其声级可能在 80 - 95 分贝左右。

        2.设施维护维修

        当对企业园区的管道系统进行维修时,如使用电动工具切割管道、焊接设备进行焊接作业等,都会产生噪声。切割管道的噪声级可能在 85 - 100 分贝左右,焊接过程中的电弧噪声和通风设备噪声也在 70 - 85 分贝之间。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传感器知识

公众号:德克西尔

传感器产品二维码

加微信

购买传感器产品

微信号:Drksir-13515810281

相关内容推荐
东方氢能公交出征世运会,车载氢气传感器为其保驾护航

东方氢能公交出征世运会,车载氢气传感器为其保驾护航

        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将于2025年8月7日在四川成都开幕,东方氢能24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将为赛事交通保障助力。这些绿色公交的安全运行,离不开车载氢气传感器的保驾护航。        一、氢气特性与传感器的重要性        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核心能源,虽清洁高效,却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一旦泄漏并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或静电就可能引发爆炸。因此,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行中,对氢气的安全监测至关重要,车载氢气传感器便承担起这一关键使命。        二、车载氢气传感器的工作与作用        车载氢气传感器如同“安全卫士”,被精准安装在氢气储存罐、供气管道及燃料电池堆等关键部位。其基于多种先进技术工作,以电化学式传感器为例,利用氢气与电解液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信号,能灵敏感知氢气浓度变化。        当氢气泄漏时,传感器可迅速捕捉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会立即启动安全措施:切断氢气供应、启动通风系统降低氢气浓度,同时触发警报装置提醒人员疏散,保障安全。        在保障燃料电池稳定运行上,传感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实时监测燃料电池内部氢气浓度并反馈数据,控制系统据此调整氢气供应量,确保电池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维持公交车稳定高效运行。        此外,传感器能检测尾气中氢气浓度,帮助技术人员了解燃料电池工作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为车辆维护保养提供依据,保证车辆在赛事期间以最佳状态运行。        三、传感器的卓越特性与重要意义        此次出征的公交车配备的氢气传感器,经严格筛选与测试,具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抗干扰能力强及适应复杂环境等特性。在车辆行驶面临的振动、温度大幅变化等复杂工况下,能稳定工作,精准监测氢气浓度。        在全球倡导绿色出行、发展氢能产业的背景下,东方氢能公交搭载先进车载氢气传感器出征世运会,既展示了我国氢能源交通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安全应用树立典范,助力世运会实现绿色、安全、高效的交通服务目标,为氢能源交通工具的广泛普及奠定基础。
2025.08.08
高温台风叠加,氢气传感器为加氢站筑牢安全防线

高温台风叠加,氢气传感器为加氢站筑牢安全防线

        台风“竹节草”登陆前,浙江沿海连续一周出现38℃以上高温,局部超40℃,叠加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给加氢站安全运行带来严峻挑战。高压储氢罐、液氢储罐及氢气管道等核心设备风险陡增,氢气传感器成为保障安全的关键力量。        一、极端环境对加氢站设备的多重威胁        高温对加氢站设备影响显著。高压储氢罐设计工作温度在-40℃至60℃,连续高温使其外壁温度超55℃,罐内氢气因热胀冷缩导致压力上升。环境温度每升10℃,罐内压力上升0.8-1.2MPa,安全阀频繁卸压会造成浪费且降低密封性能,埋下泄漏隐患。        液氢需在-253℃储存,高温加剧冷量损失,储罐真空绝热层性能衰减,日蒸发率从0.3%升至0.8%。过量蒸发的氢气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形成可燃气体云。同时,高温加速设备部件老化,35℃以上环境中橡胶密封圈寿命缩短30%以上,影响密封性。        台风破坏直接。10级以上强风可能吹落室外设施,撞击储氢罐或管道,曾有加氢站因强风导致管道固定支架松动,引发泄漏。暴雨积水超30cm时,会淹没管道连接部位,加速金属腐蚀,破坏电气设备绝缘,导致监测系统失灵。        二、氢气传感器的安全防护作用        氢气传感器如“安全哨兵”守护加氢站的安全。高压储氢罐区的德克西尔量子电导氢气传感器,在-40℃至60℃稳定工作,氢气浓度达10000ppm触发一级报警,升至20000ppm启动二级报警并联动关阀,曾成功预警因安全阀密封不良导致的泄漏。        液氢储罐周围的红外吸收式传感器,抗冷凝结霜,暴雨天也能准确监测,可提前15-20分钟预警液氢蒸发量异常。管道沿线每5米安装的量子电导传感器响应时间小于2秒,能快速定位泄漏点,台风期间曾助于10分钟内锁定漏点。        传感器还与应急系统联动,浓度超标时自动启动通风、关闭阀门,引导人员疏散,比人工巡检更及时可靠,降低人为失误风险。        三、极端环境下传感器的核心价值        极端环境对氢气传感器性能要求严苛,需具备宽温域(-40℃至85℃)、抗振动(10-2000Hz)、防水防尘(IP66)等特性。德克西尔氢气传感器在浙江沿海加氢站,高温高湿环境测量误差±3%以内,台风期间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超1000小时。        高性能传感器是加氢站极端天气下运营的保障,通过实时监测、精准报警和联动控制构筑安全防线,保障安全并减少停机损失。随极端天气频发,其技术升级将成加氢站安全建设重要方向,支撑氢能产业稳定发展。
2025.08.07
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投产,氢气传感器凸显重要性

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投产,氢气传感器凸显重要性

        7月26日,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在吉林大安正式投产。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推动了绿氢产业的发展,更让氢气传感器的关键作用愈发凸显。        一、大安项目:绿氢产业的标杆工程        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该项目意义非凡。它依托吉林西部丰富的风光资源,构建了“绿电—绿氢—绿氨”的完整产业链:先将风光能转化为“绿电”,再通过电解水制氢装置获取“绿氢”,最终让“绿氢”与氮气合成“绿氨”。        项目的投产带来了显著的环境与技术价值。在环保方面,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5万吨,节约标煤约23万吨,相当于抵消近5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碳排放,为“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力。在技术上,首创“绿氨规模、混合制氢规模、直流微网和固态储氢”四项“全球之最”,探索出全新的技术与生产模式。        二、氢气特性:安全监测的迫切需求        氢气作为项目中的关键中间产物,其特性决定了安全监测的必要性。氢气无色无味、极易扩散,且爆炸极限范围极宽,一旦泄漏并达到一定浓度,微小火花就可能引发严重爆炸事故。因此,在氢气的生产、储存和使用全流程中,实时、精准的监测至关重要。        三、氢气传感器:各环节的安全卫士        氢气传感器作为保障氢气相关环节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部件,在不同场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生产环节,它如同忠诚的卫士,实时监测氢气浓度。一旦浓度超出安全范围,立即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处理,为生产筑牢安全防线。        在储存环节,由于氢气泄漏难察觉的特性,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储存设施内的浓度,有效预防泄漏事故,确保储存过程万无一失。        在应用领域,以氢燃料电池为例,氢气浓度的精准控制直接影响电池性能、寿命与安全,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保障使用过程安全高效。        四、未来趋势:助力能源绿色转型        随着科技进步,氢气传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持续提升,未来将向智能化、微型化、高效化发展,以适应复杂环境需求。        在全球绿氢产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安项目的投产是重要里程碑,而氢气传感器将在其中扮演更关键的角色,助力绿氢产业及整个能源领域迈向更安全、高效、绿色的未来。
2025.08.06
在线客服

业务咨询

技术咨询

售后服务

PC端自动化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