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西尔,专注工业传感——精准感知每一数据节点。

新闻资讯

Technical articles

×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首页 > 新闻资讯 > 问答资讯

倾角传感器的应用都有哪些领域?

来源:德克西尔 时间:2023-03-06 14:18:55

        倾角传感器用于各种测量角度的应用中,在行业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高精度激光仪器水平、工程机械设备调平、远距离测距仪器、高空平台安全保护、定向卫星通讯天线的俯仰角测量、 船舶航行姿态测量、盾构顶管应用、大坝检测、地质设备倾斜监测、火炮炮管初射角度测量、雷达车辆平台检测、卫星通讯车姿态检测等等。


1、海事地理

        山体滑坡,雪崩——双轴倾角传感器配合液位传感器用于山体滑坡或雪崩监测,通过无线传感系统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山体状态,可以有效减小山体滑坡带来的损失。
 

2、建筑工程

       高层建筑安全监测——目前世界上摩天大楼越来越多,为了监测大楼的安全性能,可以应用高精度的伺服倾角传感器,该系列倾角传感器可以感应微小角度的变化,可以用于大楼摆幅、震动、倾斜等监测。

 

3、水库大坝

       大坝安全监测——大坝垮塌事故已经发生多次,为了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减少财产损失,通过倾角传感器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及时取得反映大坝和基岩形态变化以及环境对大坝作用的各种数据的观测和资料处理等工作。其目的是分析估计大坝的安全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设法保证大坝安全运行。

 

4、挖掘机械

       挖掘机——为了实现挖掘机的三维空间定位,在安装工作装置各关节角度传感器的基础上,又安装平台回转角度检测装置和平台倾角传感器,并在斗杆上安装激光接收仪用于检测地面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水平机关相对于接收仪零位的高度。建立挖掘机的运动学模式,推导车体相对于大地的坐标变换矩阵,即完成三维空间的车体定位,并得到常用简单的车体高程定位公式,实现挖掘机挖掘轨迹的三维空间定位为实现挖掘机的三维空间轨迹精确与挖掘机深度控制打下基础。

 

5、现代汽车

       汽车四轮定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性越来越高。汽车侧向倾斜角度传感器的应用是防止汽车在行驶中发生倾翻事故的一种 有效方法。是提高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措施,特别是越野车。双层客车等重心较高的汽车更有必要性。汽车倾翻的实质是:行驶中向外的倾翻力矩大于向里的稳定力矩,当重心高度一定时,倾斜力矩由倾翻力(向外的侧向力)决定。

 

6、机器人

      机器人——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很快,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早就开始对各种机器人进行系统的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机器人上应用了大量的传感器,其中倾角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机器人的状态。

 

7、铁路铁轨

      轨检仪:目前的轨道测量方式智能程度差,测量精度低,操作时间长,迫切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一般使用的便携式智能化轨道检测仪倾角传感器用于轨检仪,用于实时检测铁道的倾斜度和高度差。

 

8、输电线塔

      输电线铁塔倾斜智能监测——输电线铁塔的倒塌事件时有发生,一旦发生倒塌,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倾角传感器应用于输电线铁塔倾斜角度监测,可以实时监测输电线倾斜角度,一旦因为大风等自然灾害导致倾斜角度过大,实时发出预警信号,由工作人员及时维修减少损失。

 

9、平台控制

     船载水平平台——倾角传感器在船载水平平台上应用,用于船载卫星跟踪天线的底座,以保持天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对平台进行实时控制,可以隔离船体的俯仰和横滚运动,使平台处于水平。


10、太阳能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它的应用正在世纪范围内普遍的增长,利用太阳能发电就是一个使用太阳能的方式,因此为了得到充足的利用太阳能,如何选择太阳能电池方位角与倾斜角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利用倾角传感器调整角度,将太阳能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传感器知识

公众号:德克西尔

传感器产品二维码

加微信

购买传感器产品

微信号:Drksir-13515810281

相关内容推荐
温振传感器的市场前景如何?

温振传感器的市场前景如何?

        温振传感器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整体呈现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等显著特点。以下是针对这些特点的具体分析和详细阐述:        一、市场规模增长显著        根据168report简乐尚博的权威报告,2023年全球5G无线温振传感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28亿美元,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市场对温振传感器的旺盛需求。而展望未来,预计到2028年,这一市场规模将飙升至547亿美元,展现出极其强劲的增长势头。在2023年至2028年的五年间,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33.8%,这不仅表明了市场的快速增长潜力,也反映了行业发展的蓬勃活力。此外,Global Info Research的调研数据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按收入计算,2024年全球5G无线温振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大约为2665百万美元,而到2031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长至4266百万美元。在2025年至2031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7.0%。这些数据清晰地描绘出温振传感器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同时也揭示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前景。        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温振传感器最初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工业设备监测领域,用于检测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健康状况。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温振传感器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展到了更多新兴领域,包括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物流运输等。例如,在智能家居领域,温振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家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故障预警;在环境监测领域,它可以实时采集温度和振动数据,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物流运输领域,它可以帮助监控运输过程中货物的状态,确保运输安全。此外,在工业领域,温振传感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能源行业(如风电、火电)、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温振传感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三、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未来,温振传感器的发展将朝着多个前沿方向迈进,其中包括微型化与低功耗设计、AI与大数据融合、多功能集成、无线与自供能技术等。以5G无线温振传感器为例,它的出现解决了传统有线监测方式中布线复杂、实时性不足以及覆盖范围有限等痛点问题。通过5G技术的支持,这种传感器具备高实时性和广覆盖的特性,能够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例如,在工业设备监测中,5G无线温振传感器可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极大地提高了监测效率和准确性。此外,AI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入使得温振传感器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降低运营成本。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温振传感器的性能,还为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各国政府对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高度重视为温振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欧盟出台了《工业设备安全监测新规》,明确规定功率超过200kW的旋转设备必须安装实时温振监测系统,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在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将设备预测性维护纳入安全生产评分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温振传感器在工业领域的普及。在中国,《“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前,重点行业的设备监测覆盖率需达到70%以上。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为温振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还为企业采用相关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加速了市场的扩张和技术的进步。        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5G无线温振传感器在部署和使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大幅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传统的有线温振传感器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复杂的布线操作,单台设备的部署时间通常需要8小时甚至更长。而5G无线温振传感器则采用了磁吸式或螺栓固定安装方式,使单台设备的部署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部署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与此同时,其综合部署成本也降低了70%以上,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此外,5G无线温振传感器的高精度监测能力使得故障检出率提升至92%,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了75%。这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维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正是这些显著的优势,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采用温振传感器,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温振传感器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其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日益丰富、技术创新持续推进,并且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温振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也为未来的市场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09.09
中国温振传感器市场潜力:五大维度解析未来增长空间

中国温振传感器市场潜力:五大维度解析未来增长空间

        在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温振传感器作为设备状态监测的核心组件,是保障工业生产安全、提升运维效率的“刚需产品”。中国凭借全球领先的工业规模、政策端的强力支撑以及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已成为全球温振传感器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其市场潜力可从以下五大维度清晰洞察。        一、市场规模:增速领跑全球,占比持续提升        中国温振传感器市场已进入“规模扩张+份额提升”的双增长阶段,数据表现尤为亮眼:        当前体量:2023年全球5G无线温振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28亿美元,中国市场贡献47亿美元,占比36.7%,稳居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同期全球温振一体工业级传感器市场销售额22.01亿美元,中国市场以“亿元级”规模成为重要增长极。        未来预期:据行业预测,20232028年中国5G无线温振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9.2%,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到2030年全球温振一体工业级传感器市场规模增至33.09亿美元时,中国市场占比有望突破40%,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        二、政策驱动:顶层设计护航,强制标准催生需求        国家层面的政策规划与行业标准,为温振传感器市场提供了明确的增长路径:        规划引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前重点行业设备监测覆盖率超70%”,而温振传感器是设备监测的核心硬件,这一要求直接推动新能源汽车、光伏、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批量采购。        标准落地:国内多地已出台地方性强制标准,例如长三角地区要求200kW以上工业电机必须加装温振监测装置,珠三角地区将温振传感器纳入家电制造设备安全考核指标,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三、需求支撑:重点行业爆发,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中国庞大的工业体系为温振传感器提供了多元化的需求场景,核心行业需求尤为突出:        新能源领域:风电行业中,中国超80万台风机需对齿轮箱、轴承进行实时监测,单台风机安装温振传感器后可年均降低维护成本4.2万美元;光伏逆变器、储能电站的设备安全监测,也带动传感器需求快速增长。        传统工业升级:国家电网在特高压变电站的温振传感器部署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2台;石油化工行业的压缩机、泵体,轨道交通领域的列车车轮与轴承,均需通过温振传感器实现故障预警,市场需求呈“刚性增长”。        四、技术创新:本土企业突破,产业链优势凸显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提高了中国温振传感器的市场竞争力,也进一步打开了增长空间:        核心技术突破:本土企业在关键技术上持续发力,例如华为凭借自研5G芯片,其温振传感器在国内风电、电网市场占有率达43%;部分企业研发的新型压电材料,将振动检测精度提升15%,高精度温度传感技术可将测量误差控制在±0.1℃以内。        跨界融合升级:5G、物联网、AI技术与温振传感器深度融合,形成“传感器+数据平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例如某企业推出的智能温振传感器,可通过AI算法分析设备历史数据,提前180天预测故障,实现从“被动监测”到“主动预警”的转变。        五、区域布局:核心市场领跑,中西部潜力释放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决定了温振传感器市场呈现“核心集聚、梯度扩散”的格局:        核心区域:华东、华南地区是当前主要需求市场,预计2030年两地市场份额占全国60%以上。其中长三角聚焦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需求以高精度温振传感器为主;珠三角侧重家电制造、装备制造,中高端传感器需求旺盛。        潜力区域:中西部地区随着产业转移加速,市场潜力逐步释放。成渝地区的电子制造、航空航天产业,中部省份的高端装备制造,均已开始大规模部署温振传感器,成为新的增长极。        总结:多轮驱动下,中国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综合来看,中国温振传感器市场在规模增长、政策支持、需求爆发、技术创新与区域拓展的多轮驱动下,未来5-10年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随着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不断崛起,温振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宽,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有望成为全球温振传感器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核心枢纽。
2025.09.08
东方氢能公交出征世运会,车载氢气传感器为其保驾护航

东方氢能公交出征世运会,车载氢气传感器为其保驾护航

        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将于2025年8月7日在四川成都开幕,东方氢能24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将为赛事交通保障助力。这些绿色公交的安全运行,离不开车载氢气传感器的保驾护航。        一、氢气特性与传感器的重要性        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核心能源,虽清洁高效,却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一旦泄漏并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或静电就可能引发爆炸。因此,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行中,对氢气的安全监测至关重要,车载氢气传感器便承担起这一关键使命。        二、车载氢气传感器的工作与作用        车载氢气传感器如同“安全卫士”,被精准安装在氢气储存罐、供气管道及燃料电池堆等关键部位。其基于多种先进技术工作,以电化学式传感器为例,利用氢气与电解液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信号,能灵敏感知氢气浓度变化。        当氢气泄漏时,传感器可迅速捕捉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会立即启动安全措施:切断氢气供应、启动通风系统降低氢气浓度,同时触发警报装置提醒人员疏散,保障安全。        在保障燃料电池稳定运行上,传感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实时监测燃料电池内部氢气浓度并反馈数据,控制系统据此调整氢气供应量,确保电池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维持公交车稳定高效运行。        此外,传感器能检测尾气中氢气浓度,帮助技术人员了解燃料电池工作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为车辆维护保养提供依据,保证车辆在赛事期间以最佳状态运行。        三、传感器的卓越特性与重要意义        此次出征的公交车配备的氢气传感器,经严格筛选与测试,具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抗干扰能力强及适应复杂环境等特性。在车辆行驶面临的振动、温度大幅变化等复杂工况下,能稳定工作,精准监测氢气浓度。        在全球倡导绿色出行、发展氢能产业的背景下,东方氢能公交搭载先进车载氢气传感器出征世运会,既展示了我国氢能源交通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安全应用树立典范,助力世运会实现绿色、安全、高效的交通服务目标,为氢能源交通工具的广泛普及奠定基础。
2025.08.08
在线客服

业务咨询

技术咨询

售后服务

PC端自动化二维码